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話術


我們總是期待戀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如此不僅說話好聽、行為也體貼,但現實與期望總有段距離。

透過溝通得來的,雖然少了幾分浪漫,結果卻極有可能超乎預期。

原本不投票的我,總是期待著某人的出現...

某人或許不是極端聰明,卻懂得說話,那麼我一定投他一票!

這個人:

若屬在野,明知有些議題必定招來類似這樣的回覆:"這是前朝的遺毒"、"歷史共業"、"過去N年你們也沒做"、...

同樣的訴求為什麼不改成這樣:"這個問題相當難解,甚至過去N年我們都無力完成,為了避免日益嚴重,可否懇請執政的諸位一同來想辦法?"

若屬執政,明知有些提案會被譏諷:"這是我們以前的提案,當時一再杯葛,如今竟然寡廉鮮恥的照抄..."

同樣的訴求或許可以改個說法:"我們發現貴黨過去提到的意見頗具前瞻性,現在開始還不晚,諸位是否同意現在開始進行...?"


越大聲只是讓對方把耳朵摀得更緊。

把自我檢討融入懇求,並不會讓自己輸掉什麼,反而贏得尊重、也容易凝聚共識。

破口大罵只能贏來支持者的同仇敵愾,但所謂支持者,不就是原本立場與自己相同的一方嗎?此時拉攏他們意義何在?贏得其他黨派的共識才是當務之急。

所以我討厭"敵營"這種稱呼!

都是他先開始的、都是他們先開始的...印象中這些話常在幼稚園聽到,曾幾何時類似言語已經充斥整個社會?又或孩童只是有樣學樣?

曾經默默的期待這種人出現,但有鑑於"日本人鋪馬路"一文多少發揮了點影響力,我想說出來或許能減少一些政治空轉。

講明了或許不浪漫,卻有可能更美好!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CNC 伺服馬達泡湯與整修


寫在前頭:

本文提到的汪老師乃精密加工世界賽之奪牌選手、職訓局老師、同時也是機械加工接案者
http://tw.myblog.yahoo.com/machining-teaching/

毛弟乃專門代辦日本機械五金零件業者
http://tw.myblog.yahoo.com/holz-kreisel

一陣子沒開CNC銑床,一開不得了...X軸故障不動。

要搬救兵也要先了解哪裡出狀況,拆吧!

一拆就知道...馬達泡湯了。泡的是切削液湯...


連編碼器都不能倖免,難怪先前出現多次誤動作。


馬達通常是不怕水的,怕的是濕了又乾而產生鏽蝕。

一開始淹水的就是此空腔,該空間裡只有負責連接滾珠螺感與伺服馬達的聯軸器,當水位滿到一定程度便往馬達端滲透,接著就是噩夢的開始...


大禹以疏濬取代防堵治水,放棄上密封膠的老招,這次改鑽兩個排水孔,水淹不滿就不會往旁邊滲了。

極限開關的小盒子也曾因滲水而產生誤動作(出廠即有做防水,但防水材料就怕老化),後來也是以排水孔解決。


正好趁此次做個調校,畢竟從汪老師那邊學到的招式只用來調過傳統銑床,根本還不曾調過這台小CNC。

滾珠螺桿...下次不敢再拆了!好難裝!


橘色零件即為讓滾珠重回上個螺牙進行再循環的構造。


原以為裝個大概,滾珠就能順著螺牙旋入,但事情真的不似憨人所想...


後來抹了一點黃油,將滾珠一顆顆"沾"上


像下圖這樣,然後再把螺桿旋入,最後當然又掉了好幾次珠珠才成功


本想急電毛弟問比較聰明的安裝法,但一大清早的只好放棄call out。

這根螺桿總共花了我將近半小時才裝好,下次真的不敢了!

調校、整修完畢,換來比出廠時更佳的精度,感謝幾年來惠我良多的汪老師與諸位大德,謝謝!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鐵金剛關節之種種...


人的意念滿奇怪(還是只有我怪?),實在想不起當時思緒怎麼轉的,現在這些收藏品都已只剩照片。

不過該次的改造頗簡單、又不破壞結構,是值得推薦的好方法。

GX-45活用可拉伸關節來達成高度可動,但拉出來的關節真是很醜...


這樣真的很醜沒錯吧?


於是買來女生綁頭髮的橡皮圈


幾經纏繞後,關節已不會因重力的作用而縮回,看起來與SR鐵金剛也有幾分神似


然後再剪一段適當長度的橡皮管


套上橡皮管不僅好看,還能保有活動能力


以上照片都忘記調白平衡,補兩張!

站姿...


活動能力展示


簡單完成好看又維持高可動的能力,手上有此物的不妨試試看。


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好吃的東西不健康?健康的東西不好吃?


前文提到:不少疾病都是靠我們自己以不良習慣"加工"出來的!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3597&prev=-1&next=43549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含"吃得健康"。

許多人認為健康的東西不好吃,因此常被問及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很難,該如何養成?

畢竟十多年前我也是以雞排、珍奶、外加鹹酥雞度日的人,所以這方面稍有心得...

仔細想想覺得其實並不難,只要吃上幾頓好料就有助於習慣的養成。

這邊說的幾頓好料,當然不是指火鍋、炸豬排、燒烤...

而是能吃出食材本味的料理,這樣的料理並沒有太多加工,自然能嚐到大自然賜與的好味道。

另外上菜的節奏也很重要,如果進食的步調比血糖上升的速度快上許多,很容易飲食過量(血糖與飽足感有關)

料理的喜好因人而異,像是"部分"地中海式的餐點、法式、日式料理都被視為健康的典範,優質選擇並不少。

我自己比較熟悉的,當然就屬日式料理。

一餐美味的料理讓我們明白好的油脂是需要的、蔬食是鮮甜多汁的、好的蛋白質炸過就浪費了...

食材鮮美的原味讓人難以抗拒,於是你會企圖在平日找尋最接近的味道,這些味道絕對不是鹹酥雞、或炸薯條一類,反倒跟我們認為的粗茶淡飯比較接近。

自然而然的,垃圾食物便開始與我們開始漸行漸遠。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發不發病,其實我們並非無能為力!

曾經藉由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撰文說明隨意將病因怪罪於遺傳絕對有失厚道。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22263

文中說明許多慢性病的成因,其實來自於家庭傳承的不良習慣,如今有關"外遺傳"的研究更強化了這樣的論點。

遺傳講的是我們擁有什麼(基因);而外遺傳講的是某些基因會不會顯現。

遺傳就好比一部電腦出廠前被安裝了各種應用程式,這是工廠(先天)給予的。

外遺傳講的是這些程式是否被使用者(環境)開啟。例如專做文書處理的使用者或許永遠不會開啟工程軟體。

這些應用程式有好有壞,有些甚至永遠不該被開啟,就像是電腦病毒。

但像是公用電腦、或使用者認知的不足、...種種原因都會讓這些惡意程式被執行的可能性大增。


我們擁有各式各樣的基因,其中有好有壞,當然也包含管控惡性腫瘤的基因

外遺傳講的是人們暴露在什麼樣的環境、或生活習慣、...這些外在條件將決定哪些基因的開關被開啟,正如不同的使用者會選擇開啟不同的程式。

如同過去的認知:負面情緒、生活作息混亂、不健康的飲食、不運動、運動過量、抽菸、酗酒、吸毒...等,將導致癌症、慢性病...等的基因被開啟

PS:相關生化機轉可參考此網頁: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fm?id=epigenetics-explained

研究亦證實三件事:

1. 與先天關聯程度最高的疾病為精神類疾病,關聯程度也不過50%左右,癌症與先天的關聯程度不到50%。

2. 好的生活習慣會讓許多不良基因永遠失去活性;不良的習慣與環境所造成的改變,有時只要兩周,造成的不良結果是不可逆的!

3. 親代的行為會影響子代(潛移默化),包含基因開啟的種類也如出一轍。

外遺傳的研究已經有相當久的時間,最近的更是縱貫多年成果、橫跨眾多物種(包含人類)與數量、除了調查報告還有機轉研究,相當完整也深具說服力。

稍微觀察部分常出現負面情緒的政治人物、一些作息混亂的演藝人員,好像與這些研究結論一致。

我們絕對有力量決定自己與家人的將來,做、或是不做而已!

如果對外遺傳有興趣可以關鍵字"epigenetics"搜尋。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代工王國

記不記得血汗醫院風波前,是誰發出的怒吼?記得好像是郵差。

在郵差之前呢?好像是科技業。再更之前呢?

其實百業大概都怒吼過,但威力總是不如預期...

問題除了企業主只願意賺取代工超微利,導致給不出合理薪資外,問題可能還有兩個:

其一:人們喜歡比慘

聽到有人訴說著悲慘遭遇,我們常會回答:你那算什麼?我的問題才慘呢!

於是問題無法藉由訴說傳遞出去;力量無法藉由傳達而集結,上位者永遠不知道問題嚴重性。


其二:當事人價值觀亦然

有些是親身見聞、有些是聽說,但這樣的場景應該不陌生:

埋怨爆肝工作只賺得微薄酬勞的科技新貴,抱怨醫師看診沒開藥卻要繳費?

抱怨沒開藥病人就不給錢的醫師,質疑鎖匠開鎖沒幾秒,收費卻要幾百大洋?

高麗菜一顆才不過幾斤重卻要索價多少,要不你折價、要不就送我一把蔥...

我們總是只願意花錢買有形物品,而不願意付費給無形的專業,這是一種不好循環

我們埋怨代工的微薄收入,卻也以代工利潤計算酬勞給人

好處是買東西非常便宜,但說得極為難聽就是不想別人好過


雖然問題在這裡,但怎麼開始、從誰開始?看來又會掀起一翻論戰了。



2012年4月18日 星期三

四天三夜


邂逅的美,也許就在它的短暫與無法擁有。

出於種種原因,初見面難免有些距離,


後來的幾天雖然話沒幾句,但我們始終走在一起,

夜裡妳睡不好,那麼就靠著我睡吧。

四天三夜過去,我們回歸各自的生活。

但希望從此之後,妳的小腦袋裡有那個想妳的我。



面對這樣可愛的小傢伙,連說話不敢大聲,就怕嚇著她!

跟樣讓人感覺舒服的小傢伙溝通,不知不覺連說話都變慢,

也是這樣美麗的小傢伙,讓人手足無措、說話失了邏輯、甚至結巴...

朋友寄養的藍貓,不過共處四天三夜就如此難分難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