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逸鮮棧 基本套餐


對不起,本篇相機白平衡沒調好。

饕客大約都知道,日本料理的價位要視當日食材、吃多吃少而定

所以每當有人問起逸鮮棧價位,我總是很難回答,連我自己每次吃的價位也都不同

錯就錯在這樣的外觀實在讓人望之卻步,以為進門就會吃光積蓄


除了讓客人指定食材或價位,他們也提供基本套餐,我這次吃的是六百元套餐

中午時段還有四百元的商業午餐,然後你就能坐在這裡當大爺


貫串全場的醃漬物,一開始是醃漬的蘿蔔


逸鮮棧挑選水果的嚴謹程度不輸漁獲,一開始的蔬果沙拉馬上能帶出愉快的用餐情緒,瞬間忘記門外的庸庸碌碌


醃漬番茄,有甘梅番茄的一點酸、南部醬油番茄的一點鹹、還有番茄本身的香甜

雖然不見得採用甘梅或醬油醃漬,但我想表達的是那種綜合酸甜鹹香的微妙口感


小鯛處理起來極為繁瑣,我看過去頭去尾除內臟的"半成品",到最後變成握壽司還要十幾到工序

肉質有點像蝦肉、味道就是上好鯛魚的香,連入口溫度都被處理得相當好


黃雞魚肉質細嫩沒什麼油,與醋飯的搭配相當美妙


許多人一點再點,相當受歡迎的百香冬瓜


青甘!

經過前面較清爽的魚類,接下來是富含油脂的青甘

青甘的油脂(或是大部分的魚油)香而不膩,經過炙燒,氣味更是囂張,還帶一點熟肉的香


這時節的尖梭很油

即使相同魚類、相同部位,師傅也會根據不同時節的油花分布、以及要不要炙燒而走不同刀路

據我觀察,特油的時節,刀路似乎較密,最後再從中劃開,讓炙燒而流出的魚油得以四處流竄但不滴落


薑薑薑薑~


真鯛的味道好像又比小鯛多了點說不上來的什麼,但總之抹上較多的山葵實在好吃!


我常說魚肉不是新鮮現切就一定好吃

有些魚類需在特定條件下經過熟成才會好吃,切的方向有沒有根據肌理也決定了好不好入喉

即便是常見的鮭魚,也值得一試,不一樣!


肉質綿密帶著甜味的星鰻,當成握壽司的結尾絕對沒有話說!


味噌湯


也是一大熱門的桃子,脆脆、酸甜、酸甜的


素的壽司,內容物每次都不太一樣,最左邊捲的是木瓜

最特別的是中間那顆捲香蕉的口感相當微妙,如果不說是香蕉,還會猜想到底是什麼魚肉。


不少餐廳到最後的水果都馬虎掉了,他們真的不馬虎!


捕撈漁獲的品質很難像養殖魚類或畜產那樣的維持,在一定的水準上仍會根據當日漁獲的不同而有點起伏

如果擔心這種不定則不妨選擇套餐,選用當令價位合宜的食材做最好的呈現,口感絕對不輸高價餐點!

當然上述見解不一定針對逸鮮棧,每每光顧新的日本料理店我總是依照如此準則。

之前發過幾篇指定食材、或指定價位的文章,可以參考看看

秋蟹正肥: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3007&prev=43167&next=42941&l=f&fid=30

鮪魚全餐: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2461&prev=42816&next=42270&l=f&fid=30

~1: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2083&prev=42270&next=42024&l=f&fid=30

~2: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2270&prev=42461&next=42083&l=f&fid=30

~3: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2816&prev=42941&next=42461&l=f&fid=30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古文不能廢

昨天敎課忽然靈光一閃,對數列的收斂打了個比方,或許不能完全對比,但應該足以形容那種感覺。

數列收斂到極限(L)大約是這麼描述的:

A sequence {Zn } converges to its limit, L ∈ R iff

∀ϵ > 0 ∈ R, ∃N ∈ N such that ∀n ≥ N

|Zn − L| ≤ ϵ

意思是一個數列Zn如果收斂,代表此數列從第N向開始,其值都相當接近L,事實上與L的差距不會超過ε。


我說這就好比孔子講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就是人生這個數列從第七十項開始,不管做什麼都不踰越規矩(L),而規矩的範圍大約就是ε那麼大。

雖然中學時期相當排斥古文,但我現在說這種與數學、英文同樣重邏輯的語文不能廢啊。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健身房的價值

過往工作的關係,常被問到有如鼠籠滾輪的健身房,到底價值在哪裡?必要性又如何?

從各國的疾病統計資料看來:醫療延長了壽命,但似乎不延長良好的生命品質,

如果把醫療比做維修,健康的生活態度便是保養;而運動是保養的其中一環。

從前壽命並未長到慢性病發作的年歲,加上生活型態以勞動為主,額外的運動並不怎麼需要,

PS:勞動而後再加運動只是徒增身體的負擔

就像過去徒步也能往返北高,為什麼現在要開車、搭車、甚至飛機?

健身房就是因應逐年增加的平均壽命、以及便利過頭的環境而生,可說是一種保養工具。

那麼,運動何必上健身房?徒手訓練不行嗎?打球、爬山又行不行?

當然都可以,但這僅適用於"健康年輕人"。

舉例來說:

超過"美學體重"兩公斤,跑步也能瘦;但超過"標準體重"二十公斤,慢跑都可能造成膝關節損壞、椎間盤移位。

還有,為了遠離慢性病,肥胖者(不一定體型肥胖,有可能是血脂太高...)常被告知需要減脂

帶著體重完成一定距離的運動(像是爬山、單車...)、或是容易沉迷過久的(像是球類),強度或長度都可能超過身體負荷,或許血糖驟變昏迷、心臟不堪負荷猝死、...等等。

補充:運動降膽固醇的能與不能

骨質疏鬆、各部機能退化的老人,狀況亦如同上述

另外,許多人的目標是雕塑曲線,那麼登山、單車、...等,長時間的運動雖能教育身體快速動用脂肪,但也鼓勵身體儲存脂肪"備戰",此與目標恰好相反。

補充:過量運動導致減重失敗

健身中心的好處在於:

不強迫使用者背負自身體重,如果膝關節、脊椎負荷不了體重,你可以從一公斤的阻力開始漸進;如果負擔體重輕而易舉,那麼你可以選擇更高的阻力

另外,可以根據心跳、血糖、...等生理特徵微調強度、時間、里程,讓慢性病患也能在安全的前提下遠離病痛。

想雕塑曲線的人,健身器材的針對性最能顯示出效率,難以負擔體重運動的人最後往往選擇放棄、想再精進的人,徒手訓練又難達到效果,健身房的一個月換外面一年甚至更多,選擇事倍功半的理由在哪?

如你喜歡登山、滑雪、打球、單車、...任何的戶外運動,健身房的訓練能讓你更精進、能保護你減少傷害

只要上健身中心的時間不耽誤正事或家庭生活,為什麼不呢?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專用鏡片的重要性~變色鏡片晴天變色不如陰天多?!


變色鏡片能不能取代墨鏡?

舊的變色技術是在鏡片裡添加鹵化銀,

當紫外線照射時,銀離子還原成銀原子,該原子團會使鏡片顯色並遮光;

而紅外線則會造成相反的反應:使變深的鏡片回到透明。

新的全視線鏡片則以有機光變色分子製成鏡片塗層。

兩者在戶外均能變色,但沒下雨的陰天,鏡片變色似乎比晴天多更多?


關鍵在於:萬里無雲的晴天紫外線雖高,但紅外線也多

PS:紫外線的能量較強,故穿透雲層的能力亦較強

此時鹵化銀鏡片的反應,變深變淺都同時進行,一加一減後,變色就不那麼多了;

全視線鏡片雖無此缺點,

但剛才提到陰天穿透雲層來到地面的紫外線多、紅外線少,亦即鏡片接受紫外線的比例較比晴天時多,自然變色程度就高

可以把相同受光範圍想像成座位有限的劇場,這些座位可供紫外線與紅外線任意入座,

而陰天來客幾乎以紫外線一族為主,當然幾乎填滿整個劇場。

總之,

紅外線充足的晴天,鹵化銀鏡片會產生顏色變淺的逆反應;

紫外線密度較低的晴天會讓新式鏡片變色不那麼多

不論原因如何,兩者結果皆然

如果長時間在艷陽下工作,眼睛該遮的除了紫外線,還有刺目的光芒(例如向陽行駛的司機)

這時,專用鏡片(不會變色的墨鏡)會比變色鏡片好得多。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運動健身令妳成為金剛芭比?!


在台灣,女生的運動禁忌似乎比國外還多

其一就是:健身會變成肌肉女、金剛芭比

就像每天開車不見得能成為賽車手

又像每天看書不見得能夠金榜題名

但若考取駕照卻不曾開車,久了駕車技巧也會生疏

如果平時不曾用功,考試恐怕想及格都難

隨著時間流逝的骨質與肌肉(那些幫妳提高代謝、幫妳在青春期怎樣吃都不易胖的肌肉),想補回都來不及了,更遑論成為...

以往總用學理解釋到連提問者也呵欠連連,現在覺得這樣打個比方容易多了

看著幾位以運動維持曼妙身材的會員也好、朋友也行,感嘆知識的隔閡很大啊!

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醐同燒肉五號店

多數的燒烤店都是吃到飽、吃到飽、吃到飽...過去對於燒肉真是沒什麼好感

因為我自己不怎麼懂烤,如果食材又不夠新鮮,那真的是一場災難

不管平日的自助餐還是出門享受,我不希望塞進肚子的是一口又一口的垃圾,只要能呈現食材的本味都是好味

胡同目前有五間,風格各有不同,
位於信義區的醐同燒肉五號店,等待區設有沙發


吧台有服務人員,可以自烤、也可以交由專業的服務人員


而且五號店也滿適合來獨自小酌


每人都會有的新鮮的檸檬


桌前的碳爐


蟹膏干貝:不要小看燒肉店的生食,他們的蟹膏干貝很厲害!新鮮又多汁!


好吃的達拉斯(牛肉)


每張網子只烤一回便回收清潔,不同食材間的味道不會互相沾染


這種食材交給我料理就浪費了,還是交給專業的來


烤到外層微酥、內層略生


再翻兩面,把內層半熟的嫩肉完美封在其中


一口咬下香酥外皮,微溫的半熟牛肉口感,隨著散開的肉汁逐漸明朗,啊!好甜~


鮮到可直接生食的冰卷,正反各在火爐上沾個20秒即可


很甜、很多汁!雖然已經一個月過去,那味道我至今仍難以忘懷


嚼啊嚼~嚼啊嚼~真好吃...


滿是蔥花的牛舌為必點


五分熟的嫩肉包著清香多汁的青蔥,極佳的搭配。看哪!出汁了~


松阪豬


肥瘦比例適當的松阪豬,多汁且富彈性,沾點鹽直接食用即可


專業的大雄,幽默風趣又專業

他說:胡同對服務態度的基本訴求是:介紹菜色、照顧客人、不小心焦掉的東西要補...之類

而他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雞肉應該不用多說了,汁都洴出來,好吃還有什麼話說?


另外還有一道起司地瓜,甜甜鹹鹹超好吃!也是飯後必點

這回,胡同真是顛覆我對燒烤店的印象!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充分必要條件/正反兩面証明


不少人對正反兩面証明(if and only if)感到囉唆又麻煩、甚至到了害怕的程度

我總告訴學生:或許數學証明以後不會再遇到,但此種邏輯思考對往後絕對是有幫助的

它並不違背我們的習性或習慣,甚至我認為它是由天性發展而來的工具

怎麼說呢?

當你在路上看見身材姣好的背影,於是趨前確認正面容貌

最後斷定是否為帥哥/正妹時,你又完成一次了不起的充分與必要條件(正反兩面)証明

補述:看見背影殺手,總會想確認正面是不是也很正,正反兩面都好看才通過帥哥/正妹驗証...

這種思考方式或証明常見於理工科系,但我認為其應用可以更廣

我常在文章一再提起肝病的例子:肝指數過高代表肝一定出了問題;但肝臟有問題肝指數不一定高

相信大家還記得一則駭人的新聞:肝腫瘤的權威醫師死於肝癌,但生前肝指數仍一切正常

上一篇文章也提到高膽固醇會引起心血管疾病;但光是降下膽固醇卻不見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當然可應用的層面不只這些,單就自己學過的運動醫學/體適能、以及我的醫藥觀察舉個例子

不少消費合約上也充滿這類邏輯陷阱

這些觀念是有用的,希望有更多人能接受它

PS:如果"一號餐"是指"豬排套餐";只要有人吃"豬排套餐"代表他剛才點了"一號餐"<=注意敘述的方向性

         到商店買雜誌需付100元;但是付100元買的不一定是雜誌

上兩例便算是此種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