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加工幾乎都用CNC小銑床在做,偶爾配合傳統機
例如:我會用傳統機做出基準面再上CNC;如何做出標準六面體請參考汪老師的格子
或是用CNC在6mm厚的素材上做出5.2mm的物件,最後用傳統機銑掉背面1mm,就能取下我要的5mm物件
做到現在的感想是:其實CNC 跟傳統加工是相當不同的兩門學問
你可以不用學會其中一種,就直接操作另一種
但唯有兩種都通,才能把個別發揮到淋漓盡致
就好像對數學家來說,球狀座標系跟直角座標系是一模一樣的東西,不過是說法不同罷了
意思就像是 "how do u do?" 跟 "你好嗎?"一樣都是問候用語
遇到老外用英文、遇到華人用中文,通常我們不會一次連著說兩句
誰知某個精通CNC的歐洲人同時也熟傳統加工,於是把兩個可控的分度頭帶上CNC機台,就成了五軸加工機
最後再以數學為加工法則,寫成機器的程式碼...
離題了...以下是用CNC做出來的小東西,跟培林一樣可以緊配
無奈裝上後,我才發現自己撈到一顆故障的培林...
用撬的,缺乏可支撐的支點,撬兩下仍撬不開(槓桿原理)
用敲的,缺乏穩固夾持,敲兩下依然不動如山(動量守恆之非完全彈性碰撞)
最後採用斜面的原理(螺旋屬簡單機械:斜面的應用)
曾經在李小奇那邊看過軸承拉拔器,不過好大一個
印象中,除了貴鬆鬆的RC零件,不曾看過這麼小的拉拔器,何況工作時間已近午夜
趕緊取一塊廢料,也就是不再使用的治具,開動傳統銑床,15分鐘做好這個:迷你培林拉拔器
用兩支腳給它鎖喉,螺絲往下頂
分開囉!
說真的,輕鬆得令我訝異,ㄚ之前是在敲心酸、撬好笑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