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我想這集用影片來說明會容易些,影片中的完成品表面尚未拋光,包涵一下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Kyosho CCVT Metal Case part5 完成
先把主體組起來,翻個面、去掉肚子的贅肉
翻到正面刺青...
上次做零件的餘料一大塊,spiderack 覺得相當浪費材料,不過我發現他的寬度將將好,可以拿來做...
先去掉肚子旁邊的贅肉
成了這樣
再切斷
適度的修飾...
全部的零件如下,有些簡單的小碎碎製作過程就不PO了...
這是底盤
將黃銅墊片敲入,緊配...
這是頂蓋背面
將黃銅柱敲入,緊配
齒箱主體
置入CCVT
這是屁股的培林槽
敲入培林,緊配...
將上述零件敲入主體,緊配
上面再鎖一顆止付螺絲固定
這是正面
黃銅培林槽
敲入培林,緊配
再把上述零件敲入齒箱主體,緊配
另一邊鎖個小零件掐住軸承...
翻面再鎖一顆止付螺絲
黃銅培林槽上再戴個帽子
再放個東西掐住CCVT的脖子,緊配
上視圖
底板的黃銅墊片是有用處的
墊片與蓋子的黃銅柱之間,放的是一根直立螺旋齒,用黃銅的原因就是為了耐磨耗
蓋子
鎖上這個...
寫到這邊覺得真好笑,所有出自我手的零件都叫不出名字...
組合完成!
另一側
裝上輸入、輸出用的皮帶倫
記得spiderack有個怪癖,要我保留工件上的刀具痕跡,他說實車的改裝零件都醬子
本以為他呼嚨我,沒想到今年單車展時,認識一位汽車改裝零件廠的老闆
他也說:國外客戶喜歡他們在無關乎精準度的地方保留刀具痕跡,已表生產數量不多、還是原創...什麼的
老實說,我還真搞不懂這些人在想什麼...
別...別再叫我做這東西了
自己一直強調不做重複的東西,其實骨子裡是做一個就討厭一個
就好像當初我老姊在實習時,實習哪科就討厭哪科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Kyosho CCVT Metal Case part3 各部零件...啊!還缺一個!
照我的設計,這個齒箱還有一些零零碎碎必須製作
一樣,取寬度最接近的廢料整平
這個半圓是為了掐住培林用的
再取接近的...
開孔、擴孔
於內圈適當距離處開槽
鋸開...
這是齒箱的上下蓋,有許多螺絲孔要鑚...
只要拿齒箱中間主體這麼蓋上去,大部分的螺絲孔都能準確的開出來,除了其他幾個碎碎要仔細丈量...
上下蓋的內面也有槽要開
本以為做到今天總算完成所有零件,剩下修飾的動作,誰知道數一數還缺一個東...
這東西我搞一個月咧!什麼鬼...
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
Kyosho CCVT Metal Case part2 手工篇
汪老師說鉗工很重要!怎麼還有人會質疑咧!即使自動化技術如此發達,手工還是有其重要性!
為什麼瑞士做的機械錶就是這麼厲害?只要有錢,誰買不到精密加工設備?
除了材質,與他國製品最大的差別就在手工,
雖然大家的零件都由自動化設備切削成形,但高級錶還需經過手工的整修
而這手工正是瑞士錶勝出的關鍵,不信你們問製錶的YY老大...
世界上最棒的音叉,經由自動化機械製成後,仍需手工精修才能發出準確的音,
這手工正是該廠勝出的關鍵,不信你們問彈鋼琴最屌的spiderack...
為了避免我的BLOG被spiderack訂來當笑話看,進步是一定要的...
從小就幫忙製作實木家具的他,對於零件的精準度特別要求,
每次拿東西給他檢查就冷汗直冒,目前也沒發現哪家的東西能令他露出一抹滿意的微笑
總之咧,我拿CCVT的外殼做練習...
下圖紅圈處的直角無法用銑床做出來,我猜可以用刨床拉出來,不過我又沒刨床...
它原本是長這樣...
拿幾把銼刀、一隻白車刀就開始銼起來,目標是把1/4圓的圓弧銼成直角
先用銼刀銼個大概,然後拿白車刀ㄎㄠ直角,手法類似刨床的走刀法
說到刨床,我以前從沒看過,有次經過承德路看到師傅在操作,只不過稍稍看一下,那師傅便惡狠狠的瞪著我
說真的,很多人不喜歡給看加工過程,我只好先走過去,再假裝逛街似的回頭再走一遭,當然又被瞪了!
還問我在看什麼?兇斃了,反正看過他走刀一次,我大概知道這台機器能幹麻
雖然沒刨床,不過能用手工模擬也還算有點收穫...
汪老師說鉗工有口訣,可是格子上沒說是啥,我只好一邊銼,一邊唸著:"變平咩~乖...變平咩~乖..."
"變平咩"是施力出刀,"乖"是輕輕拉刀回來...
汪老師你拿掃把幹麻?不要打我屁股啦啦啦...
反正汪老師說不可以銼成斜面,大概就是刀子的握法要保持水平
不可以出現饅頭面,大概就是刀子不能隨著推或拉而下壓或上提...
常在東區看一個男人賣雞蛋糕,每當他從模子裡取出蛋糕,便會用刷子在模具刷上一層薄薄的乳馬琳
乳馬琳用量極少卻能刷滿整個模具,關鍵應該在他的手勢與手腕動作,照那方法來銼平面意外的好用
銼好之後檢查,目標厚度1.45mm
下圖紅框處是由上下兩個零件構成,下半部與外框是一整塊,上半部是另外製作
兩者皆合相當緊密,接合後的培林孔,縱的直徑與橫的直徑相等,就是與邊框的厚度略有差異,需再細修
確實從頭到尾都1.45mm,差異在小於0.5格內,也就是誤差<0.005mm
汪老師:銼小面也這麼得意?去把50x50 cm 銼到誤差<0.005mm再來跟我說嘴...
報告是!我一定努力!
唉~哪天汪老師如果跟人說魯卡勉強能算是他學生,我一定爆高興啦!
如果老師說魯卡都拿我名號招搖撞騙... ... ...我我我...
這幾天聽娘說她表哥以前拿過車床金牌,大表哥拿過車床、鉗工金牌...
不努力會一代不如一代...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