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和壽司


台中的中華路上有間"和壽司"

我比較水小,去了不是賣完就是沒開,家人倒是吃了不少次...

這次端午回家總算給我賺到了

招牌,

去之前絕對要預約,現場保證排不到

外帶也覺對要預約,現場幾乎買不到


這是菜單,壓在玻璃下超反光,拍最好的就這張了=.=


馬鈴薯泥,上面的蛋蛋被老姊搞掉幾顆,他盯著桌子直呼可惜

要不是爹娘盯著看,我早就把他們舔乾淨了...


和風小菜:柴魚過貓洋蔥...=.=


馬糞海膽握壽司

我根本捨不得連同米飯一起吃

先吸一小口海膽,在口內反覆翻攪,直到滿腔海膽味,呼啊~讚啦!


和牛握壽司,和牛好甜喔

記得以前寵物當家的已故旅犬"雅夫"也吃過和牛。可是他吃的是和牛"牛排"

唉喔~真好命的狗仔


大和壽司,吃這種東西的好處就是這樣,有什麼食材一目了然、


新不新鮮也一目瞭然

小和壽司


特寫我的愛^^


鮭魚卵、蝦卵都不是我吃的,不過看起來就很讚!


味增湯最划算,料超多!


加點的紅魽握壽司


紅豆很大顆的紅豆湯,平常可以加點,這一天生意太好不給加

我真水小...


和壽司

地址:台中市北區中華路二段203號

電話:04-22017520


豚屋日式料理


台北東區有間"豚屋",主廚是來自北海道的"正日本仔"...

店內使用的乳酪也都來自北海道

這是菜單...


芝麻要自己搗碎、然後再到入醬汁,結果我好像搗過頭,芝麻"死黏"在有紋路的碗內,幾乎吃不到


既然乳酪來自北海道,當然要試試乳酪里脊豬排

乳酪的風味的確值得一嚐,相當濃郁


店家招待的可樂餅


早知道店家招待可樂餅,我就不點起司可樂餅...


這個也是一絕啦!不喜歡吃乳酪的可以點這道:蘆筍里脊豬排捲

相當清爽的口感,沒有很愛吃蘆筍的我竟然覺得相當讚!


店內一景


豚屋

地址:台北市大安路一段51巷16號1樓

電話:02-2776-1278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一路玩到掛 從物理與數學闡述我心


四歲玩工具、國小玩電路板、國中忙整合會的機械與電路、高中忙升學...

11年前如願進到電機系,之後一年比一年不開心,其中原因我也說不上來



剛進電機系就遇到一位很厲害的老師:容志輝老師,教我們"控制"相關理論

控制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要"讓非生命體乖乖聽話",不要因為小小挫折就耍任性

古典控制很簡單,卻不是很精準!

隨著時間慢慢演進,近代控制變成大量使用數學的學問,大概也是電機領域裡用最兇的

這邊的數學指的不是"算數",指的是"發現定理、證明定理"

容志輝老師有過人的智慧,其雄厚的數學基礎,讓他碩士加博士三年就拿到了(電機系的博士通常需時五年以上)

就這樣,容老師帶我們進入令人癡迷的數學領域!"我也要麼厲害!"心中如此吶喊...

不知不覺,我已跟著"數學吹笛手"走了,甚至分不清自己身處數學系還是電機系

越玩越大,研究所跟的老師是曾傳蘆老師,也是容老師系統的人物

研究所的畢業論文叫做:" Robust T-S Fuzzy Controller Design for Uncertain Time-delay Singular Systems with Quadratic Cost Consideration"

裡面有一堆定義、定理、證明、矩陣、不等式...

什麼鬼?!我只知道目前這篇論文被人引用次數是:"0"

當外人知道我學電機,想問問隨身聽壞掉怎麼修?手機天線的電路圖是什麼?

我只能說自己是搞控制系統數學的,能幹麻很難說...



在電機系的不開心漸漸明朗,就如同物理學家與數學家數百年來的故事般...

舉個例子吧:單單維度(Dimension)一詞,就讓這兩門學問的學者很不同

維度是什麼?三度空間、四度空間聽過吧?

一個"點"沒有長度、不具面積、更不佔空間中任何體積

點點成線,這個"線"有長度、沒有面積、不具體積,是我們所謂的"一維"

三個不重疊的點圍成一個平面,有面積沒體積,是二維空間

若這個平面具有厚度,那就是三維世界(三度空間)中,佔有體積的物體

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三度空間!

然"亞伯。愛因斯坦"提出"時間"應該是要被考慮的"第四個維度",或更適切的說:"第零個維度"

第四個維度是相對論的基礎之一,這樣的理論讓我們瞭解宇宙更多,其實也不用說那麼複雜

我跟他約台北車站見面(三度空間的座標),還必須約定時間(第四維度),否則難有交集

也曾有人問愛因斯坦相對論難不難?

"不難!就好像你坐在一個美女旁邊,總覺時間過得比平常快,這就是相對論了!",愛因斯坦這麼回答...

後來有人提出應該存在"第五維度"、或"更高維度"!

連提出這麼抽像理論的愛因斯坦都忍不住說:"很大膽、很棒的假設!但若有第五維度,它存在哪裡呢?"

這樣的大師都逃不了現實的束縛,不過該學者並非憑空想像...

自然界所有的力就四種:強力、弱力、重力、電磁力。物理學家認為這幾個力應該由某一種理論所支配

怎麼說呢?他們的想法是這樣:

立竿見影,竿是三維世界的物體,影子是二維的(不具厚度)

我們從影子就能判斷原來是什麼物體嗎?不盡然...

從不同的方向照射會產生不同的影子,例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影子有可能來自於同一物體

很難想像?下面的型狀就是一例...


物理學家認為強力、弱力、重力、電磁力的根本其實只有一個!

又好像電力與磁力,過去被視為兩個不同的力

後來馬克士威(Maxwell, PS:咖啡品牌對這字的音譯是"麥斯威爾")發現兩力根本是一體兩面

磁能生電(發電機原理:切割磁力線的線圈中會產生電流)、電能生磁(電磁鐵原理)

相對論對重力有相當深入的探討,對電磁力卻...

提出應有第五維度存在的科學家試著將相對論裡的三度空間多加一項(3+1+時間)

這樣的嘗試讓後結果多出一項,那一項正好是Maxwell方程式(電磁學方程式)

當然,後來有不同的觀點證實五個維度並不夠嚴謹,其實總共應該要有12個維度才是!

而我們的宇宙存在一個不具厚度(非二維)的"膜"裡,膜與膜就是我們常在科幻小說或漫畫裡看到的"平行宇宙"

科學家們怎麼驗證第五維度的存在?瑞士即將完成一座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直徑28公里),

物理學家打算用它來讓兩個質子對撞,藉由能量守恆來驗證

理論基礎大概是這樣:

好像球桌上的撞球,始終在台上做二維的運動,當碰撞發生時卻有種東西逃往三維的世界:那就是聲音!

兩個質子被加速到近乎光速,

碰撞後若無法滿足能量守恆,表示有些物理量不見了、就這麼消失在能觀測到的空間裡

消失的東西去了哪裡?那裡就是更高的、沒被發現的維度

在這之前,物理學家對第六個以上的維度甚至沒有很大的興趣,因為他們還沒證實第五維度的存在

即使12維度的理論再漂亮都不能改變他們的態度...



數學家就不同了!無限維度的運算早已相當成熟

這裡說的無限維度是指降階後的最簡化仍是無限

例如說:在我的不辣閣裡:魯卡、Looka、路卡、盧卡...指的都是"不辣閣"板主

四個名稱都有些關連性,指的都是"我這個人","四個"名字降階之後只剩"一個"

而數學的維度指的不盡然是某種"空間",它的定義必須用數學符號來下



說了這麼多,結論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我每次說話總是鋪陳一堆,其實結論只有一句...

過去在電機的圈子裡,越玩越理論、越玩越數學、越玩越與現實脫節,我發現自己並不開心...

不是說數學家不重要,當物理學家發現第五、第六、甚至更多維度時,用到的正是數學家的研究成果

但有許多數學理論目前仍未被發現有什麼用,理論能用或不能用不是數學家所在意的

而我沒辦法做這麼孤獨的事、也做不來、更無法樂在其中

所以最近又開始把會的東西:包含物理、機械、電機、運動、解剖...通通放在一起,

發展些看得到、摸得到的東西,現在,我又以電機人為榮

因為我很開心!

又好像"幾何學"(geometry)這個字

geo-有大地的意思

metry-有量測的意思

古早的古早,幾何學就是從大地量測發展出來的

現在的幾何已發展出"抽象幾何"、"微分幾何"、...有些很好用,有些用不到

而我只想專注在"大地量測"這個部份!




從小就不愛聽人要我做這個、做那個,只做自己喜歡的活兒

現在我又好像重回兒時

就這麼...

一路玩到掛吧


2008年6月4日 星期三

搖啊搖


921大地震震醒許多夢中人、也震碎許多家園...

那一天我還沒睡,大家都知道的:"死大學生"...

就在差不多那個時候,雙手奮力在洗衣板上搓揉著衣服...

哇咧~搖啊晃的摇搖搖...

"奇怪,連著幾天晚睡讓身體變糟了嗎?頭好暈..."<=不知道是地震了

趕忙蹲下來...

"奇怪,怎麼還在晃啊晃..."<=還不知道是地震

趕緊坐在地上,頭埋兩腿間...

"哇~完了,我還在暈...身體肯定壞掉了"<=依然不知道是地震

趕忙放下手邊工作回房睡覺

就這樣,很多人被搖醒的這一夜,我被搖到睡了...

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靠背


工作告一段落,呆坐桌前伸懶腰

呼啊~噗嘰!啪擦...咚!

靠背...

靠背斷了!差點摔死...

是我太肥嗎?椅子變成這般景象

曾在垃圾場瞧過幾回這樣的東西,這樣就丟掉我就不是魯卡!


電腦機殼!大家怎麼處理被汰換下來的電腦?

實驗室曾報廢一批電腦,我撿回一堆機殼,這次又要用上囉!


用鐵皮剪剪下一小塊


鑚兩個距離10.5公分、直徑10mm的孔,

薄板打孔比較適合用沖的,用鑚的千萬要小心,我從小徑開始分八次鑚

做好記號直接用10mm鑚尾,鐵片很容易被螺旋勾住跟著轉

阿彌佗佛不敢想...

鑚好了!


拿螺絲穿過塑膠零件與鐵板,在零件周圍畫線、剪下

就像做鞋子一般


破掉的椅背


鐵片要墊在這


然後這樣


正式組裝


上鐵片


鎖上椅背,塑膠零件周圍一圈白就是那個鐵片


現在這椅子又沒法升天,注定繼續跟著我了


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迷宮鼠輪框


又是一個為了籌措論文經費所接的案子,對方是這傢伙:"Double Time",就叫他"打啵太"吧!

一個喜歡玩電腦迷宮鼠的傢伙...

以前的不辣閣上有我E-mail,為了讓老鼠機構更完美,這傢伙循線找上我...

後來幫工研院開發幾隻小型機器人,又跟這傢伙合作,我做好的機構交給他控

說真的,蠻屌的小朋友

不過這次要我做的東西真令我笑不出來,規格很...你知道的,烏龜長毛!

首先,車出直徑20.8mm的圓


整個東西很小,直徑才兩公分上下,所以誤差量必須抓很小,我抓一條(0.01mm)

再車階級,直徑20.0mm


輪框的外面要做出直徑18.0mm、深度1.9mm的槽


切斷!現在我做鋁合金切斷很快了,至少比臥式帶鋸還快

一般來說,切斷應該用極低轉速,但低轉速、超慢刀進给也只是為了進刀要比工件轉一周還慢

這樣的切削屑不連續、也不會黏刀,但只要手感夠靈敏、進退刀夠快,高轉速也可以弄出不連續屑、不黏刀

所以現在作鋁合金切斷我都用機器的次高轉速


翻過來的背面,要把20.8mm的部份整平,讓厚度只有1.4mm


每個輪框的厚度都一樣(我沒有在打廣告喔)


再來就是很摩托車的,要做出直徑19.35mm、厚度0.8mm的小圓框,用以固定齒輪


這面也要開直徑18.0mm的槽,先用8mm端銑刀、低轉速插銑,再換10mm、12mm慢慢擴槽


這邊換到14mm,是尾座能挾持的最大徑了


換內孔刀上場,這是我自己想的校刀方式:

取一標準20.00mm鋼質圓棒,內徑刀慢慢靠近,直到光隙消失,此時將手輪歸零

手輪一格0.025mm,只要逆時針轉五圈,刀尖就會正好在中心,之後一切依賴手輪刻度


18.0mm:代表手輪繼續逆時針轉四圈,再加上40格


車床工作差不多到這邊,再來是拿銑床與分度頭,每隔60度角在半徑6.5mm處以中心鑚做記號


鑚孔


對門小朋友休揪吃宵夜,在我休息前,他竟將磁盤裡的零件這麼搞,太閒...


攻牙...


埋入培林的正面、


背面,左上角那顆有個孔忘記攻牙...=.=


後面19.35mm就是要卡上這樣的齒輪


像這樣


裝在迷宮鼠上...


打啵太那邊也有完成圖:

http://tw.myblog.yahoo.com/sn903209ss/article?mid=183&prev=-1&next=175

影片示範之其一

http://tw.myblog.yahoo.com/sn903209ss/article?mid=80&prev=87&next=79&l=a&f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