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日 星期二

阿里山上的機械


在阿里山上看到的機械幾乎都與林業有關

火車是很重要的運輸工具

下圖的蒸汽車頭大家想起誰?

發明蒸汽機的瓦特?...

錯錯錯...每每想起小學課本所寫都不禁皺眉

蒸汽機並不是瓦特發明的, 發明者其實已不可考

蒸汽機作用原理: 利用因沸騰而膨脹的蒸氣推動活塞,

而後冷凝收縮的水氣壓力不再, 內外壓力差又使活塞被推回

如此往復的活塞運動, 藉由連桿固定在車輪的偏心位置上

直線運動因此被轉換成圓周運動

早期的蒸氣機, 加熱與冷凝都在同一個鍋爐, 冷熱互相衝突下導致效率不佳

瓦特的貢獻, 就是他另外裝置一個鍋爐, 專職進行冷凝工作

效率因此大幅提升的蒸汽機總算能被利用

主要鍋爐旁, 大家有看到那個冷凝用的鍋爐嗎?


活塞運動就是往復的直線運動, 其中一端裝在圓的偏心處就能造成圓週運動

為了避免進入"死點"(當活塞位於最大或最小拉伸量時, 圓心與拉桿兩端呈一直線)

所以會有兩個以上的活塞, 而且兩者曲軸交角不等於180度


與17號一樣


24號轉動的曲軸輸出端是直軸, 藉由傘齒輪將輸出做90度角的轉向,

於是固定在輪上的傘齒帶動車輪


這是車的資本資料


曲軸輸出傘齒與輪上的傘齒


在這種地方, 判斷原本應該有跟萬象軸


這兩個鐘型, 有一個是氣笛, 另一個是古老的控制裝置

鐘型的裡面是個" 中 "字形的機構, 口的兩端有重錘, " l "的上面有根彈簧

這機構會隨著蒸氣機的運轉, 以" l "為軸心旋轉

當蒸汽機越轉越快, 重錘因離心力而被甩開, 因此變扁的"口"將" l "往機器內部壓

藉以將管道縮小, 蒸汽機因此減速, 減速的機構, 因重錘離心力不再, " l "再被彈簧頂起

蒸汽機因此保持在某個速度區間, 如此機構被視為"自動控制"學的開端...


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 就是小孩不乖要教訓, 教訓之後變乖要給獎賞

使其成績或人品維持在中庸的區間, 這就是控制啦!

管教過度或是不管教就有可能出現"unstable"(不穩定)的狀態

當然有些小孩無法管教(不可控), 那只要他乖乖的也算是穩定狀態之一, 不一定不可控就不穩定...

下圖是老式車床


這是變速用的皮帶輪


這是車牙用的齒輪, 根據車牙規格不同, 替換適當齒輪


溜座的對面也有穩定裝置


牛頭刨床


鑽床


砂輪機


沖床


空壓機


小車床


車床是工具機之母, 幾乎所有工具機都由他演變而來...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每台工具機都沒有馬達?

早期的工具機並沒有一機一馬達的配置

工廠中央是顆驅動馬達, 用到哪台機器, 就以驅動皮帶連接之

現在的機械也進步好多了...


2008阿里山的第一道曙光

2007年12月31日, 晚上十點半從台中出發, 準備上阿里山享受2008年的第一道曙光

凌晨三點, 阿里山車站人滿為患, 像是清晨的魚市


這些都是要搭小火車的人

小火車又叫"半軌列車", 因為軌道寬度是國際標準規格的一半寬


兩個月前就開始盤算此一活動, 買到的票也很特別


阿里山站月台


鬼故事場景??...


到了觀日台才發現小火車的努力


相信不少人聽說阿里山日出晚了十分鐘, 禍首就是右邊那片雲


此時一片明亮, 太陽卻仍未露臉...

不需看見太陽, 就能感受到光與熱

不過這時候有段插曲...

在等太陽時, 站著站著睡著了XD

於是全身癱軟往前撲上去, 嚇壞了前方的三位小姐

我也在他們尖叫聲中醒來...

小姐們~對不起啦! 我不是色狼...


這次的雲其實很棒, 我稱之為"2008之眼"

看不清楚?


調整相機再拍一次! 如何? 這2008之眼很銳利吧!

相信這會是犀利的一年!


看完日出時間尚早, 並不急著下山, 聽完歌手演唱"秋蟬"才離開

雖然買的是來回票, 但好山好水豈能讓他飛快消逝? 於是我步行下山

離開前拍了祝山車站, 挺有味道的一個站


小時候總著迷於鐵路的平交道, 這種讓火車能通過, 也能讓汽車穿越的機構曾令我發想

半軌列車的平交道看起來真有趣


這是祝山車站與沼平車站之間的一景, 很美吧?

但...但為什麼總有人要亂丟垃圾?

其實鏡頭往下帶是滿坑的垃圾, 看著看著不禁落淚...

大概就因為這樣, 許多人說我個性很娘...

但請跟著我一起想, 我們在自己的母親身上畫下一道傷口, 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

誰能不落淚?!


這是集材機


很像蒸氣火車的機械, 動力藉由連桿、齒輪、...等機構, 在直線與圓周運動間轉換

強大的動力, 將台灣的肺, 一點一點的 輸往國外, 換取不知道該不該拿來用的金錢...

供與需總該有個平衡


早期的蒸汽火車


蒸氣機的曲軸

這次在山上發現不少機械, 晚些發篇專文吧!


17號車頭, 看起來很像騰雲號, 其實不然,

騰運號的動力是藉由連桿傳遞到車輪

17號是藉由傘齒與直軸傳遞


其實這車頭很有教育意義, 很多人在這邊合影

好不容易才拍到一些細節


沼平車站旁是阿里山閣


再過幾年也會是這副景象吧


我喜歡高山的林相, 很美...

這樣的景總會想起電影"真善美"


一樣的枯木, 一樣的角度

32年前爹與娘都曾拍過, 想起時間飛逝實在令人感傷

當年互不相識的爹與娘都在阿里山, 際遇的神奇令人訝異


上午的阿里山車站


中午前往奮起湖, 當然不免俗的買個奮起湖便當

鐵路便當就該放在鐵路上


菜色與味道跟7-11賣的一模模一樣樣

我錯怪7-11的料理功力了=.=


鐵路便當


奮起湖有個車庫, 車庫裡是兩輛蒸汽車頭, 以及早期火車維修機具

這張照片叫做"推動時代的巨輪"


本來還要拍一張面部朝下的趴地照片, 叫做"可是巨輪推不動"

但是拍個照好多人圍觀, 於是作罷

車庫外觀


這是附近的奮起湖老街


舊式鐵路便當盒


老街景像, 不過當天無心逛街...


高山林相是不是很棒呢?


我在阿里山上, 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