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自家製粉漿蛋餅 & 廚事習作


該來的遲早會來,愛吃鬼總會面臨自己下廚的這一天

通常起床較早,等好吃蛋餅七點開始營業實在痛苦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35000&next=34972&l=f&fid=30&sc=1

那麼就從蛋餅開始吧!

首先取中筋麵粉與太白粉混合,網路上能到的混合比例從1:1 到4:1 都有

個人嘗試下來,3.5:1 最接近北科大旁蛋餅


加點蔥,然後邊加水邊攪拌,濃稠度大約比市售膠水再稀一點點


北科大蛋餅阿姨不只會在麵漿裡加蔥,也會加在生蛋裡,原因不明,依樣畫葫蘆就是了

另外還要加點鹽


打勻之後先備著


加點油到鍋內預熱,熱鍋完畢再將麵漿倒入


從"粉白"熟到"透白"即能翻面,翻好煎一下再掀起倒入蛋汁,接下來要煎到什麼熟度就看個人喜好了


拍照前先偷咬一口,呼啊~就是這個味(流淚)


Q 彈的口感也一致


之前愛跑逸鮮棧,除了好吃之外,還能欣賞師傅的好手藝,既然學了一點皮毛刀工,那麼就開始學習備料吧!

超市買的透抽


分解=>去內臟=>拔軟骨=>劃一刀去套膜=>再重劃一刀攤平

最後是這樣


一尾魚只要分解得宜,就變得很容易保存,一尾32元可以吃上六餐呢!


目前所有工作都只能依賴這把刃長10公分的水果刀,拿來對付魚果然很吃力

到底台北哪裡有賣刀啊?(吼)


雖然白蘿蔔有牙籤偷吃步去皮法,為了練習刀工,還是用小刀好


芋頭也是用小刀轉一圈去皮


我發現這些準備工作超有趣的啊啊啊!

看來可以持續玩下去了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自覺食量評量

標題是呼應舊文的"自覺努力量表"篇,該篇主講如何利用當下的感受來判斷心跳率,文章網址如下: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19456

這篇談的是憑藉一些感受來判斷是否進食過量,是我個人綜合一些相關知識的推論,自覺挺好用的。

在這之前,先來談談血糖:

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左右了我們的部分感覺,像是:血糖低會感覺飢餓、飯後升高的血糖導致飽足感與睡意、...

雖然有一說是飯後血液集中在消化器官而導致大腦缺血想睡,不過還有一個原因是腦內的Orexin A與Orexin B(合稱食慾素)的作用。

食慾素控制食慾、也影響睡意,其對於葡萄糖相當敏感,飯後上升的葡萄糖會導致食慾素被抑制、睡意升高。

以上是簡單的提要。

該如何評估進食是否過量?我用飯後的睡意來評估。

講求效率的生活導致進食過快,往往在血糖上升前吃進過多食物,待血糖升高到出現飽足感已經吃下過多熱量;

真正的七、八分飽大約是吃完的當下"雖然沒有飽足感,但也不感覺餓",約莫20-30分鐘左右,飽足感才會出現。

所以我會放慢進食速度,盡量以"筷"就口,避免以"碗"就口,即使吃到最後一粒米亦是如此,如此便不至於囫圇吞棗。

接著:

如果吃飽出現濃濃的睡意,代表分量攝取過多(至少澱粉類吃太多),下一餐開始循序減量,直到飯後即使想睡都只需十分鐘,然後記住那個分量。

順帶一提:如果把市售便當的飯倒入家中的吃飯碗,你會發現那個分量很驚人!

結束本篇之前,順便提一下曾經談過以澱粉為主食的國家有個惡性循環:

若攝入的澱粉(醣類)超過肌肉與肝臟的儲存量,剩餘的就被做成三酸甘油脂,利用LDL(低密度脂蛋白)將這些東西透過血液送進脂肪(造成肥胖),

這些在血液排隊等待進入脂肪的東西多了,體檢報告就出現紅字,大約是說些血脂或膽固醇太高之類的,之後又企圖藉由多攝取富含高密度膽固醇的食物,讓這些東西從血管搬回肝臟,眼不見為淨,

最後積在肝的脂肪多了、肝硬化的風險跟著高了、另外肝癌與又與肝硬化脫不了關係...

肝病最終成了亞洲地區的一種通病...

詳細請看前文:
http://tw.myblog.yahoo.com/looka330/article?mid=41900&prev=41928&next=41879&l=f&fid=7

雪梨大學的Dr. Markus Seibel 曾說:現代醫學很多是在治療風險,而非症狀。例如醫生企圖以降低LDL來"預防"心臟病發作。但是只依賴數字來預測健康結果要很小心,他進一步說:我們離實際的疾病越遠,就越難預測在某個特定的病人身上將會發生什麼事。